丙肝检验<1.51阳性该怎么办?郑州肝病医院认为,丙肝是我地区肝病猖獗的第二号凶手(仅次于乙肝),我地区约有百分之二至四的人口感染丙肝。丙肝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由于输血。不过大多丙肝的病人,约只有一半有输血病史,其它可能感染途径包括使用不洁的针头、针灸、刺青、穿耳洞等。
要诊断丙肝,一般来说,有两个方式,检查血清中丙肝抗体,或检测血清中丙肝病毒的存在。丙肝抗体的检查比较简单,抽个血知道。有一点要说明的是,有丙肝抗体,是表示曾感染过或是现在仍感染丙肝。目前所能检测的丙肝抗体并不具有保护作用, 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具有保护作用,两者的意义有很大的不同。
有一点须要强调的是,丙肝的病人,其GOT、GPT值常会有高高低低的起伏变动,有时会降至正常范围内,然后又再上升。所以,只有一次的正常GOT、GPT值并不表你的丙肝已经好了。
GPT是一般人常常听到的「肝功能指数」。事实上肝功能指数包括GOT与GPT,当肝被破坏、亡之后,内的GOT、GPT会被释放到血液中,抽血检验的数值会上升。GOT存在于肝、心肌、肌肉及红血球中,而GPT主要存在于肝脏内,所以判断肝脏发炎状况主要是检测血中GPT值。
虽然GPT值会因为肝脏发炎而升高,但是GPT在正常值内却也不能表示肝脏没问题,还需要配合其它的检查才能下诊断。
丙肝治疗的目标,除了希望肝脏发炎的情况获得改善,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外,还希望能够将患者体内的丙肝病毒治疗,使丙肝基本。目前用来治疗丙肝的药物以干扰素为主,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,以不同剂量、不同型式的干扰素,或是合并其它的药物一起治疗。
干扰素其实是人体中本存在的一种物质,一般来说,当病毒侵入人体后,正常人都会产生干扰素加以对抗,阻止病毒在体内蔓延,但是对于大分的慢性肝炎的患者,其血清中所测得干扰素的量较低,显示体内干扰素分泌之能力,已赶不上病毒大量复制的速度。
干扰素合并Ribavirin
近年来,医学界使用干扰素合并口服Ribavirin,大为提高,因此成为丙肝治疗的主流。
发现单独使用Ribavirin治疗丙肝的并不,若和干扰素合并使用,可以产生不错的治疗。
目前使用合并治疗六个月且停药半年后,约有40%~50%的人血清中检测不到丙肝病毒,治果比干扰素单一要好很多。
Ribavirin的副作用主要是会产生溶血性贫血。治疗过程中,医师会定期检查血红素,若血红素下降至相当程度要减低使用剂量甚至停药。除此之外也可能会造成畸型胎,所以在治疗当中及停药后六个月至一年内都需要避孕。
除此之外,也有人会出现咳嗽、呼吸困难、面潮红、皮肤搔痒、失眠或是食欲变差等症状,不过这些症状都不严重,而且可经由药物改善。
长效型干扰素
传统的干扰素一星期需要注射三次,对患者造成相当大的困扰,效果又不佳,因此医药界将干扰素经过聚乙烯二醇化(Pegylation)的过程之后,制造了一种新型态的干扰素,也是长效型的干扰素(Pegylated interferon,Peg-IFN)。这种长效型干扰素在注射后可以持续的被吸收,加上在体内的代谢较为缓慢,所以它的使用频率降低为一星期注射一次,对患者而言方便许多。
长效型干扰素也会产生副作用,它会出现的症状和传统短效型的干扰素差不多。
干扰素常见的副作用
干扰素的副作用虽多,并不是接受治疗的每个人都会出现,也不是每一种副作用都会出现,因为各种副作用会出现的机率相差非常多,而且有分的副作用是可以使用药物来改善的,如:发烧、头痛等,可以服用退烧、止痛药物;失眠也可以服用安眠药,避免因为睡眠品质不佳造成工作或是生活上的困扰。因此,在治疗过程中,必须定期至门诊追踪检查,由医师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及其剂量。
类似重感冒的症状:次接受干扰素注射治疗约四小时后,通常会出现发烧、畏寒、疲倦、肌肉酸痛、头痛、食欲不振等类似重感冒的不适症状,这些副作用经常在注射几剂之后会逐渐减缓。
掉发:少份的人会轻微掉发,不过停药后可自然恢复。
白血球及血小板数目降低:干扰素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,临床上会出现白血球及血小板数量轻至中度降低的现象,也因此使用干扰素的病人,必须定期抽血检查血球数目。如果患者血小板或白血球数目太低则不适合接受干扰素治疗。
精神状态的副作用:少份的患者在使用干扰素一段时间后会变得比较焦虑、忧郁、烦躁、疲倦及容易失眠,如果症状相当严重,必须考虑停药。曾有忧郁症病史者,更需小心的使用。
肠胃症状: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食欲不振,恶心及腹泻。
方面也可以尝试,但要找正牌的而非未证实的偏方或草药喔